信仰
在我有限的體悟,信仰分兩種,其一是外在的,比方佛、道、基督教…等,信徒們誠心供養,虔敬祭拜,祈願神靈為自己開智慧,並賜力量與勇氣,在人生的道路上好走。其二是內在的,內在的是自己的元神。(P.S.純屬個人觀點)
自己的”元神”需要的不是鮮花、祀果,也不是香火、禮拜或經文…。
要讓自己的”元神”自在,先要有堅定的意志與至死不渝的信念,訂出偉大的願景,勇敢行去,不管路途多麼艱難,誓願達成,而過程中的考驗只會讓”元神”淬鍊的更強大,這就是”信仰自己”。
台灣當下年輕人普遍缺少的就是這樣的”信仰”。相信自己的”元神”會為自己的生命找到出路,一定可以的。
自己的精神,自己振作。
自己的願景,自己擘劃。
自己的韌性,自己培養。
自己的元神,自己淬鍊。
只有內在的能量強大,才有可能無懼於鬼神,也才可能以正心、正念去參與宗教信仰,不致患得患失。成、敗,盡在起心動念之間,而信仰存在於靈動的剎那間。
邵永添 合掌 2016.04